央行祭出兩大利好,人民幣直拉300點,股市發起大反攻!昔日貨幣霸主爆發危機,影響多大?
央行終于出手了!
據人民銀行9月26日消息,為穩定外匯市場預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迅速拉漲300多點。A股市場開盤之后,A50亦于殺跌之絕地大舉反攻,并一舉拉紅。
那么,利好究竟有多大?
受此影響,A股港股全線大漲,創業板指漲幅擴大至2%,寧德時代漲4%;旅游、地產、光伏板塊等漲幅居前。恒生科技指數日內漲幅達3%,恒指漲近0.9%,小鵬汽車漲超10%。
與此同時,亞太市場全線殺跌,日本股市大跌2.3%,韓國大跌2.63%,澳大利亞大跌近2%。在這種背景之下,美元指數則依然處于漲勢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周一,英鎊兌美元一度暴跌近4.5%,觸及1.03關口,創歷史新低,昔日世界霸主的貨幣似乎要徹底沉淪。
在這種背景之下,又會否會影響到A股市場的走勢呢?
央行出手兩大利好
就在剛剛,央行出手兩大利好:
一是據人民銀行9月26日消息,為穩定外匯市場預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
二是央行今日開展7天期420億元和14天期93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2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凈投放1330億元。
從慣常的邏輯來看,前者可以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后者可以緩解月底季末的流動性壓力。受此影響,離岸人民幣一度直接大漲300點。
A50更是展開絕地反攻,該指數從殺跌0.5%直接拉升至大漲近1%。恒指轉漲,恒生科技指數漲超3%,科技、博彩、地產股走強。
北上資金亦凈流入超13億元人民幣。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從之前的經驗看,上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是應對匯率波動的重要且有效的宏觀審慎措施。這次重啟,有助于調節遠期購匯需求,抑制順周期羊群效應,促進人民幣匯率穩定。
那么,利好究竟有多大呢?分析人士認為,在目前全球外匯市場的大背景之下,更重要的還是要看美元指數的走向,而美元則取決于美聯儲的決策。美聯儲現階段則更多地關注通脹走向。而通脹走向取決于兩塊:一是國際爭端造成的供給端壓力,二是經濟衰退帶來的需求下降。上述兩塊,若有一塊出現問題,通脹應該都會見到一個頂部。
光大證券認為,美元指數見頂的觸發因素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觀察:一是,市場對美聯儲的加息預期不再繼續增強,甚至是出現回落,12月FOMC前后將是重要的觀察節點。二是,能源短缺對歐元區的沖擊達到峰值,2023年一季度將是重要的觀察節點。三是,俄烏沖突不再繼續升級,全球政治經濟形勢風險趨于緩和。歐洲央行已經于9月8日開始跟隨美聯儲大幅加息,日本當局已經于9月22日開始實施“日元買入型”單邊外匯干預措施,美元指數上行的斜率有望逐漸趨緩。但美元指數上行的主要驅動因素均未發生根本性扭轉,其仍將延續震蕩上行,12月有望成為美元指數會否觸頂的首個觀察節點。
在中國央行動手之后,美元指數的確出現了一定程度跳水,但幅度并不明顯,幅度也不夠大,趨勢也并未改變。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行情還發生在中國和日本兩大央行幾乎同期出手的背景之下。
英鎊危機
在上述行情發生之時,亞太股市和外匯市場的表現并不太好。日本股市大跌2.3%,韓國大跌2.63%,澳大利亞大跌近2%。其中,在日本央行出手之后,日本股市和匯市均未改變原有趨勢。
亞太主要貨幣也是幾乎全線下行。
更值得一說的是英鎊。周一,英鎊兌美元一度暴跌近4.5%,觸及1.03關口,創歷史新低。上周五,英國政府出臺了一項價值450億英鎊的減稅措施,包括取消45%最高稅率、大幅削減印花稅等。
數據顯示,英鎊本季度下跌了11%,創1985年以來新低。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日前表示,英國政府采取的減稅的做法,可能會將英鎊推入貨幣危機,英鎊兌美元最終將跌破平價。
德意志銀行外匯研究全球主管George Saravelos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市場正在發出非常強烈的信號,它不再愿意以當前的英國實際收益率和匯率為英國的對外赤字狀況提供資金。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所需要的政策反應是明確的:英國央行早至下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常規會議間的加息,以重新獲得市場的信任。而且,需要發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即它愿意‘不惜一切代價’使通脹率迅速下降,實際收益率進入正值。”
外匯市場的巨大波動可能會影響到全球市場的情緒,但A股市場更多的決定因素還在于內部。若因為一些事情的發生,A股市場預期發生變化,仍有較強的對抗外部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