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費增速趨緩 新業務價值普降 投資立功拉動利潤增長
截至目前,五大A股上市險企2021年中期業績已盡數披露。整體來看,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增速放緩,壽險新業務價值普遍下滑。但受益于投資端的良好表現,五大險企上半年共實現歸母凈利潤1437億元,平均日賺近8億元。
歸母凈利潤“四增一降”
通過整理半年報數據可見,今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險企凈利潤呈“四增一降”態勢,除中國平安(601318)外,其余四家凈利潤均實現了兩位數的正增長。具體來看,中國平安歸母凈利潤580.05億元,同比下降15.5%;中國人壽歸母凈利潤409.75億元,同比增長34.2%;中國太保歸母凈利潤173.04億元,同比增長21.5%;中國人保(601319,股吧)歸母凈利潤約168.8億元,同比增長34%;新華保險歸母凈利潤105.5億元,同比增長28.3%。
不同于凈利潤的明顯增長,今年上半年五大險企保險保費增速趨緩,承壓跡象明顯。其中,中國平安實現保費收入4222.10億元,同比下降5.17%;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4422.99億元,同比增長3.5%;中國人保實現保費收入3441億元,同比增長2.2%;新華保險保費收入約1006.1億元,同比增長3.9%。中國太保保險業務收入2231.86億元,同比增長3.67%。
投資收益拉動凈利潤增長
在投資端,除中國平安外,其余四家A股上市險企今年上半年投資端表現良好,可謂拉動凈利潤增長的“功臣”。總投資收益位居五大險企之首的中國人壽就公開表示,“總投資收益同比增長22.4%,帶動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具體來看,上半年,中國人壽總投資收益為1176.38億元,同比增長22.4%,總投資收益率達5.69%,較2020年同期上升35個基點。
新華保險總投資收益311.2億元,同比增長48.1%,總投資收益率為6.5%,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
中國太保總投資收益493.40億元,同比增長28.4%,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5%,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
中國人保總投資收益353.62億元,同比增長34.9%,總投資收益率為6.7%,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
中國平安的總投資收益是五家險企中唯一出現下滑的。中國平安上半年總投資收益661億元,同比下降23.1%,總投資收益率3.5%,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
針對投資收益下降,中國平安在2021年半年報中表示,保險資金投資組合投資收益率受資本市場波動及減值計提增加等因素影響,有所承壓。
關于險企下半年在投資板塊的配置上,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表示,目前,中國平安保險投資偏向債券級資本市場較多,未來將適度加大對有分紅、有收租的不動產投資,包括寫字樓、基建、長租公寓、公租房、產業園等。
壽險新業務價值普遍下降
雖然在投資的拉動之下,五大上市險企的凈利潤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作為衡量壽險業務發展前景的新業務價值均出現下降,承壓跡象明顯。
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新業務價值298.67億元,同比下降19%;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為273.87億元,同比下降11.7%;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102.31億元,同比下降8.9%;新華保險新業務價值40.9億元 ,同比下降21.7%;人保壽險新業務價值24.12億元,同比下降25.2%。
新業務增長停留低位。中國人壽總裁蘇恒軒表示,受制于疫情影響持續等原因,居民消費意愿普遍降低,對長期大額支出和非必要必需品支出更加謹慎。這對企業造成壓力,行業新業務增長處于低位。
蘇恒軒指出,目前面臨的是短期挑戰,中國人壽仍然看好經濟“長期向好、穩中向好”的態勢。目前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也將有利于保險業務的發展,壽險市場的潛力仍然巨大,壽險業仍處于大有可為的機遇期。
個險代理人規模大幅收縮
今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險企個險代理人隊伍規模較2020年末大幅收縮,半年減員超80萬人。
具體來看,截至2021年6月31日,人保壽險“大個險”營銷員為24.9萬人,較2020年末的41.43萬人下降39.9%;
中國人壽總銷售人力約122.3萬人。其中,個險銷售人力115萬人,較2020年末的137.8萬人減少16.5%;
太保壽險月均保險營銷員月均總人力64.1萬人,較去年末的74.9萬人減少14.4%;
新華保險個險代理人44.1萬人,較2020年末的60.6萬人減少27.2%;
平安壽險個險代理人數量為87.78萬,較2020年末的102.38萬人減少14.3%
與此同時,發展高質量代理人隊伍已成業內共識。中國人壽副總裁詹忠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從去年開始,中國人壽在增員方面不斷提高人員增員標準和招募質量。在實際工作中主動“壓實”隊伍質量,堅持專業化、職業化、數字化隊伍建設方向。
詹忠還表示,未來代理人隊伍規模預計不會再出現大幅增長,各家公司會更注重隊伍質態和結構。
此外,新華保險副總裁李源表示,新華保險按照監管要求主動清虛人力,擠干水分,實現“真人、真保費、真價值”;強化優質新增,以“年輕化、專業化、城市化”為要求把好新人質量關;同時以短期健康險續轉保為契機,加強隊伍和團隊的活動量管理,并通過“新華跑起來”等客戶經營活動以及客養平臺開發,促進隊伍動起來。
財險保費增速結構性放緩
財險方面,“老三家”上半年的市場份額變化不大,但保費增速出現結構性放緩。
今年上半年,人保財險實現保費收入2526.26億元,同比增長2.6%;平安產險保費收入1333.13億元,同比下降7.5%;太保產險保險業務收入815.61億元,同比增長6.4%。
通過觀察中報數據不難發現,上半年財險保費增速放緩的一大原因在于車險。車險綜合改革影響影響仍在持續,“老三家”車險保費收入均出現了下滑。從數據來看,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車險總保費收入分別為1207.55億元、890.15億元、446.62億元,車險保費增速分別為-7.8%、-6.9%、-6.9%。
不過,在車險保費承壓的同時,其他優質業務正加快發展。
原創文章為中信銀行財富團隊專業打造;除原創文章外,其余文章轉載于第三方媒體,不代表中信銀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