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海:期貨市場服務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有效服務國家宏觀經濟大局
9月1日,2021年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正式在線上開幕。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為會議致辭時表示,服務高質量發展,期貨市場成效顯著。經過30多年的探索發展,我國已經上市94個期貨、期權產品,覆蓋農產品、有色金屬、鋼鐵、能源、化工、金融等國民經濟主要領域,原油期貨等9個品種實現對外開放,國際影響力逐漸增強。期貨市場作為國家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是期貨市場有效服務國家宏觀經濟大局。首先,期貨價格由公開集合競價產生具有透明、權威和前瞻性特點,能夠迅速反映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供求信息、產業信息和宏觀信息,進而為政府決策提供有效參考。比如,針對今年以來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現象,可以通過建立期貨模型,預測未來一段時期內市場供需狀況、物價走勢,研判通脹等潛在風險,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前瞻性信號。
其次,期貨市場可以用市場化辦法助力解決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問題。比如鄭商所創新開展尿素“商儲無憂”試點項目,幫助存儲企業利用期貨工具有效對沖10萬噸尿素貶值風險,保障500萬畝良田的春耕用肥供應。
二是期貨市場有效服務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對任何一個經濟體都十分重要,我國一大批中小企業正朝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給我國經濟增添強勁動力,期貨市場必須服務好中小企業。去年以來,疫情沖擊疊加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攀升,給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帶來不利影響。期貨市場主動作為,中國期貨業協會第一時間召開座談會,號召期貨經營機構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服務中小企業管理風險。各家期貨交易所加大服務供給,通過豐富場外業務,完善擔保品體系,創新線上投教方式等,幫助中小企業管理經營風險,降低資金成本。
僅從鄭商所數據看,今年前7個月,中小企業在鄭商所場外平臺開展倉單交易涉及的銷售額和購買額分別超過14.4億元和13.6億元。其中,新疆的中小加工廠就通過平臺完成了6.3億元貨值棉花的銷售,較好解決了資金周轉難題。
三是期貨市場有效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蘋果、紅棗等區域特色農產品期貨,發揮期貨價格指明燈作用,引導農戶合理安排種植,發揮期貨合約坐標系功能,引導標準化生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針對小農戶大市場對接難的問題,期貨市場創新開展“保險+期貨”模式,將保險在承保理賠端、期貨在風險管理端的優勢有機結合,大幅提高金融產品的普惠性。
2016年至2020年,期貨市場在貧困地區累計開展“保險+期貨”試點項目288個,承保現貨數量490萬噸,涉及面積1220萬畝,為67萬戶農戶提供了價格和收入保障,在穩定農業生產、助力如期脫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原創文章為中信銀行財富團隊專業打造;除原創文章外,其余文章轉載于第三方媒體,不代表中信銀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