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 id="2hs3c"></option>

      <track id="2hs3c"><span id="2hs3c"></span></track>

      <track id="2hs3c"><span id="2hs3c"></span></track>
      <tbody id="2hs3c"></tbody>

      <track id="2hs3c"><span id="2hs3c"><em id="2hs3c"></em></span></track>
      1. <track id="2hs3c"></track>
        <tbody id="2hs3c"></tbody>

          <track id="2hs3c"><div id="2hs3c"></div></track>
        1. 發生了什么?166只ETF淪為迷你基…

          中國基金報
          2021-09-27 11:27 |

          今年以來,ETF發行加速,產品首發規模縮小,迷你ETF日漸增多。截至9月24日,ETF市場內共有166只迷你基金,占已上市ETF數量的30.16%,其中規模低于清盤線0.5元的基金有55只。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產品同質化、跟蹤指數投資價值欠佳與行業主題未在風口是迷你基金頻現的根本原因。

          高達166只ETF淪為“迷你基”,占比三成

          以基金成立日計算,截至9月24日,今年以來ETF發行規模合計超1400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發行規模;新發行產品超250只,數量為歷年之最;但平均首發規模降至5.6億元,為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發行規模不足5億元的ETF近190只,占比超過七成。

          此外,從最新規模情況來看,截至 9月 24 日,在所有已上市 ETF中,共有166只規模小于 2 億元的基金,淪為迷你基金,占已上市 ETF 數量的 30.16%,其中規模低于清盤線 0.5 億元的基金有 55 只。而今年以來新發行的 ETF中,已有 40只規模小于 2 億元,淪為迷你基金,占迷你基金總數的 25%。

          上海證券高級基金分析師姚慧博士認為,迷你ETF產生的重要原因有以下2個:一是因為近年來,ETF受政策層面及供需兩方面推動,規模爆發式增長,基金公司不得不重視ETF的戰略地位,主動和被動地積極布局,大量發行。基數增加,當然迷你產品也較以前增加了。

          二是指數跟蹤的被動產品設計特征決定了ETF有兩個最常規的設計思路:一是發行市場已經存在的同質化產品,例如規模指數產品,希望從已有產品手中爭奪一席之地。這種情況下,因為ETF產品的特異性有限、馬太效應明顯,很多產品自然而然競爭失敗成為迷你產品,最終導致清盤;二是設計市場上沒有的、跟蹤細分行業或主題的創新產品,這種情況下,因為市場發展至今,還沒有出現的且受投資者認可的細分領域越來越少,很多ETF產品發行之初就受眾不大,最后因為種種原因淪為迷你產品,最終清盤。

          據光大證券統計發現,截至 2021 年 8 月 31 日,對比我國所有 ETF 的發行規模與基金成立 6 個月后的規模,可以發現 81.04%的 ETF 基金有規模縮減的情況,而這一現象與首發規模有著密切的聯系:首發規模越小,規模縮減的現象越普遍。而發行后規模縮減的產品,平均規模縮減的程度為 43.48%。由此可以推算出,比起發行規模更大的 ETF,首發規模不高于 5 億的 ETF 更容易變成迷你基金。所以隨著 ETF 平均發行份額不斷下降,新發行 ETF 越來越容易變為迷你基金。

          迷你ETF加速清盤是ETF市場大發展的必然結果

          據截至9月24 日,在所有已上市的ETF中,規模低于清盤線 0.5 億元的基金有55只。

          按照《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規定,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后,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ETF規模較小會無法覆蓋公司運營成本,基金公司很可能在衡量利弊之后,最終決定清盤。

          上海證券高級基金分析師姚慧博士認為,迷你ETF加速出現和清盤,是ETF市場大發展的必然結果。任何一個行業從幼稚期到成長期,都會迎來產品的大規模爆發,隨之而來的是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不斷優勝劣汰,這是行業進化過程中的必然現象。ETF設計的兩種策略決定了一些產品就是會淪為迷你產品,最后慘遭清盤。然而,這兩種策略又都是基金公司理性選擇的結果。

          “關于同質化產品,ETF領域變得越來越重要,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為了產品線的完整,即使是相同的產品也不得不發行。一來,雖然ETF市場的馬太效應顯著,但在市場擴張過程中,誰勝誰負還有待時間的考驗;二來,ETF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型產品,可能成為未來基金投顧業務發展的重要基石,提前布局重任在肩。”姚慧提到。

          國泰基金量化投資事業部總監梁杏也認為,目前ETF產品存在“同質化”高的問題。ETF是一個重資源投入型產品,基金公司的運營管理成本較高,發行一只小有規模和流動性的健康的ETF需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維持運營,以及流動性的培育、做市商的溝通等等。因此對于一些沒有先發優勢的、或者公司整體實力有限的公司來說,培育ETF是成本非常高的。目前ETF行業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幾乎是提前布局的玩家和巨頭公司的戰場。

          姚慧博士還談到,關于創新產品,任何基金公司都很難通過發行和同行一樣的ETF產品樹立自身品牌形象,畢竟從相同的ETF中脫穎而出的難度遠大于主動管理型產品。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成熟度的提高,資產配置需求將越來越旺盛,ETF作為資產配置的天然戰友,嘗試各種新的細分指數也成為各公司的天然選擇。然而,同樣的隨著市場成熟度的提高,產品種類齊全,想要找到又新又好的細分指數的難度越來越高。很多創新產品因為先天不足,而最后慘遭清盤。但是,創新總是有成功有失敗,即使失敗也能為未來指明方向,幫助公司更好地研究市場、研究投資者的真正需求,成為非常有益的嘗試。

          總而言之,迷你ETF加速清盤本身無關是非優劣,只是在ETF大發展的浪潮下,產品和公司充分競爭、力爭上游、獲取江湖地位的必然結果。姚慧博士同時建議投資者,投資迷你ETF會有清盤的風險,需要規避。

          打開App閱讀全文

          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不代表中信銀行立場。

          相關資訊

          <option id="2hs3c"></option>

            <track id="2hs3c"><span id="2hs3c"></span></track>

            <track id="2hs3c"><span id="2hs3c"></span></track>
            <tbody id="2hs3c"></tbody>

            <track id="2hs3c"><span id="2hs3c"><em id="2hs3c"></em></span></track>
            1. <track id="2hs3c"></track>
              <tbody id="2hs3c"></tbody>

                <track id="2hs3c"><div id="2hs3c"></div></track>
              1. www.jjj8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