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早資訊
中信財富早資訊|12月4日
- 2017-12-04 15:55
行情播報
財經要聞
12月2日下午3點左右,美國參議院以51票對49票通過了稅改法案。至此,特朗普的稅改法案獲得了重大勝利,距離稅改最終完成和生效僅剩一步之遙。這是美國稅法30多年以來最大一次調整,也是特朗普上任后推行經濟刺激政策的首場勝利。從后續的立法流程上來看,由于目前參眾兩院分別通過的稅改立法版本在內容上仍存在不少差異,因此之后參眾兩院需要協商妥協達成一個共同版本,然后分別再度提交各自全體投票;通過之后,便可以提交特朗普總統簽字以最終生效為法案,詳情請見 “今日聚焦”模塊。
宏觀
1、央行公告稱,11月末財政支出力度較大,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后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12月1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有400億逆回購到期,凈回籠400億,本周累計凈回籠400億。
Wind資訊統計顯示,下周(12月2日-12月8日)央行公開市場將有7800億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到周五分別到期900億、1700億、2400億、2700億、100億,此外周四還有1880億MLF到期,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
展望12月流動性情況,資金面依然面臨壓力,同業存單大量到期而續作壓力較大、公開市場預計大量到期回籠和年末跨年跨季資金需求的相互強化,未來資金面緊平衡局面在貨幣政策“削峰填谷”和基本面超預期向好的背景下大概率持續。
2、央行:11月開展MLF操作共4040億元人民幣,11月末MLF余額為44205億元;11月對金融機構開展SLF操作共241.76億元,11月末SLF余額為190.57億元;對三家政策性銀行凈增加PSL共468億元,11月末PSL余額為26217億元。
3、中國11月財新制造業PMI降至50.8,為五個月來最低,顯示制造業擴張速度放緩,前值51,預期50.9。這一趨勢與官方制造業PMI并不一致,統計局公布的11月制造業PMI為51.8,較10月提高0.2個百分點。
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董事長、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11月制造業景氣度穩中有降,四季度經濟有望維持下半年以來的平穩態勢;2017年經濟增速將好于去年,但明年或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4、銀監會普惠金融部馮燕表示,糾偏網絡小貸、規范持牌網絡小貸行為、打擊非持牌放貸機構,用負面清單界定業務,降低高息費率等,現金貸整治方案將于近期下發。
央行主管金融時報刊文稱,高利率問題無疑是現金貸的核心問題。對此,應抓住利率這個“牛鼻子”,對借款綜合成本設定合理范圍,并將名義利率、砍頭息、服務費、手續費等費用納入借款綜合成本計算范圍,防止其變相突破設定范圍。
5、中行發布《2018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計2018年GDP增長在6.7%左右,比2017年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但中國經濟在平穩增長的同時將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2018年貨幣信貸將“不松不緊”。
股市
1、A股呈現深強滬弱格局,上證綜指震蕩微升0.01%報3317.62點,盤中再度考驗3300點;深成指漲0.63%報11013.15點;創業板指漲近2%重回1800點。題材股表現活躍,金融、周期、白馬全線低迷。兩市成交3877億元,量能創階段新低。本周,滬指、深成指均跌逾1%,連跌三周;創業板指數漲逾1%,結束此前兩周大跌。
概念上,芯片國產攜手3D傳感器齊齊上揚,太極實業、韋爾股份漲停;OLED聯袂電子競技花開兩朵,盛天網絡、士蘭微漲停。
板塊上,互聯網、軟件、文化傳媒、醫療保健造好,中文在線、拓爾思漲停。
中金公司指出,2018年應該超配股票。首先,“房住不炒”奠定明年房地產政策從緊基調,投資房地產難度提升。在居民存量資產配置分散化及新增收入的配置需求下,股票受益首當其沖。其次,股債間相對吸引力正從偏股向中性變化,不過從趨勢看尚未到拐點。最后,當全球股指從08年低谷中走出,中國股市過去十年的回報率仍為負,雖然2017年表現不俗,但目前絕對估值和百分位相比全球主要市場都不高。
綜上分析,從風險收益效益衡量,建議2018年超配股票,包括A股和港股。
2、證監會:擬修訂證券期貨市場誠信管理辦法,強化誠信約束機制;保持對實控人、董事長的從嚴監管與調查力度;從嚴監管高送轉公司及長期未分紅的“鐵公雞”;持續推進港股通基金注冊審查。
3、上交所、深交所、中國結算發布證券交易資金前端風險控制相關規則,強化機構日常交易管理,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4、兩融余額小幅回落。截至11月30日,A股融資融券余額為10288.2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0300.04億元減少11.76億元。
5、澎湃新聞:聯通集團擬籌建“聯通資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同時對旗下“聯通創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兩家新公司注冊資本各50億元,注冊地均在雄安新區,實際運作兩公司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新公司是聯通內部選定的體制改革試點,還被認為是央企經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
6、新華保險董事長兼CEO萬峰表示,新華保險將補充IT短板;正準備成立科技型的公司,目前已經籌備到最后階段,這是一家IT技術+互聯網的公司,將為保險業務提供支持。
7、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第十七批失聯私募機構的公告,已將北京東方財星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303家機構列入失聯公告名單,深圳前海旗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列。
8、恒生指數收跌0.35%報29074.24點,周跌2.65%,結束4周連漲;恒生國企指數跌0.23%報11449.43點,周跌3.85%;恒生紅籌指數漲0.21%報4302.8點,周跌1.8%。騰訊控股跌3.27%,本周累計跌7.41%,創2015年8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9、亞太股市收盤漲跌不一,日經225指數漲0.41%,周漲1.19%;韓國綜合指數跌0.04%,周跌2.71%,創年內第二大單周跌幅;臺灣加權指數漲0.43%,周跌2.29%,創年內最大單周跌幅;澳大利亞ASX200指數跌0.69%,周跌0.21%;新西蘭NZX50指數漲0.55%,周漲1.05%。
期貨
1、國內期市收盤漲跌互現,黑色系整體偏強,化工品普遍走升,PTA領漲,有色金屬略顯分化,貴金屬低迷,農產品中兩粕及大豆飄綠。
2、鋼鐵產能過剩全球論壇部長級會議30日在德國柏林召開。會議就削減過剩產能達成共識,建議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將向二十國集團提交政策建議報告。
3、河北省環保廳表示,河北省于11月30日啟動重污染天氣區域Ⅱ級應急響應,4700余家企業實施錯峰生產,減排污染物比例約為15%;6000余家企業采取輪流停產措施,8000余家企業采取臨時性減排措施,總體污染物減排比例達到20%以上。
4、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三國組成的國際橡膠聯盟宣布同意從12月起削減天然橡膠出口量。
5、中國銅冶煉商與國際礦企本周尚未就明年的銅精礦加工費(TC/RC)達成一致,談判可能拖入2018年,因雙方在供應緊張與需求問題上爭執不休。
6、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下調針對投機客的12月和1月COMEX銅期貨保證金11.1%,至每手2800美元,目前為每手3150美元。所有初始保證金為上述水平的110%,調整自12月1日收盤開始生效。
7、中國期貨業協會:11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環比增30.67%,成交額環比增34.08%;1-11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同比降26.66%,累計成交額同比降3.81%;11月末全國期貨市場總持倉量環比降1.61%。
8、上期所:本周鋁庫存增加7749噸,鋅庫存減少9893噸,鉛庫存增加2200噸,銅庫存增加4174噸,天然橡膠庫存增加15920噸,鎳庫存減少1082噸,錫庫存減少727噸。
債券
1、國債期貨早盤沖高回落,午后震蕩微跌,結束連續兩日大漲勢頭,10年期債主力T1803跌0.02%,5年期債主力TF1803跌0.01%。銀行間現券波動有限,10年國開活躍券170215收益率下行1.49bp報4.80%,10年國債現券收益率持平報3.89%。交易員稱,基本面韌性較強,去杠桿持續推進,貨幣政策維持中性,債市缺乏持續走強動力。
2、中信固收認為,近兩日債市持續上漲,流動性占主要因素,11月全月流動性相對平穩。但從最近公布的主要經濟數據來看,債市上行的基本面基礎并不牢固,發達國家利率大概率繼續上行使得債市承壓的環境依然沒有得到扭轉,因此本次市場連續上漲屬于短期回調,對12月的債市行情依然要保持謹慎。
3、證券時報:中金所債券部副總監王瑋透露,目前正在積極與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等多部門積極溝通,推動推出2年期國債期貨產品,進一步豐富國債期貨期限品種。
4、久立轉債首日盤中破發,為信用申購以來首例。久立轉債高開低走微漲0.04%報100.04元,盤中最低報99.68元,為可轉債信用申購以來,第一只在上市首日即告破發的可轉債。此外,前段時間上市的小康轉債和嘉澳轉債盤中亦出現破發。
外匯
1、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價報6.6065,較上一交易日上漲42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33個基點,報6.6067,創11月22日以來最低。
今日聚焦
關于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稅改你想知道的全在這
當地時間12月2日凌晨,美國國會參議院以51比49通過稅改法案,該法案將成為美國史上最大的稅收減免法案。
在個稅方面,參議院稅改法案支持施行7個檔位,并將最高稅率下調至38.5%。標準稅收抵扣額將翻倍,兒童補貼也將大幅提高。
在企業稅方面,美國企業稅將從35%下調至20%。據福克斯新聞12月3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參議院通過稅改法案后表示,企業稅將從35%降至20%,但也可能降至22%,最終結果還有待觀察。
在參議院表決通過稅改法案后,下一步是與眾議院版本的方案調和,形成最終版本的稅改方案,經由參眾兩院再次投票通過后遞交總統特朗普簽署,最終在全美施行。
據樂觀預期,最終稅改方案將在今年圣誕節前產生。中性預期的時間點在2018年3月,悲觀預期則在2018年11月。
經濟傳導途徑
參議院遞交版本與之前遞交版本區別
特朗普曾在12月1日上午發推文稱,“共和黨參議員正在努力通過美國史上最大的稅收減免法案,法案越來越好了,這是這一代的一個機會,試圖阻撓的人是因為他們認為它太好了,(如果讓它通過)他們沒有功勞!”
回顧美國歷史上的三次減稅,均是通過降低稅率、降低企業成本、增加國民可支配收入,從而帶動美國經濟增長。
但從經濟數據來看,減稅并不一定能有效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且每一次都伴隨著財政赤字的擴大。分析師預計,2016年美國財政赤字達5873億美元,且美聯儲處于加息通道中,美國政府債務成本或將進一步上升。
對中國有何影響?據澎湃新聞報道,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認為,稅改作為特朗普整體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環,對美國本身會帶來正面影響,使美國經濟進一步復蘇,這有利于中國的對外出口的增長和進出口貿易的大幅度增加,也將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去。
美國稅改對中國的負面影響方面,胡怡建表示,可能會把部分中國企業或外資企業原本在中國的投資吸引到美國。“這是大家現在比較擔心的。”
▇重要說明:本報告所涉及資料、數據均來自包括wind資訊、新浪財經、財經早餐在內等媒體的公開披露信息,報告所構成的觀點和建議僅供參考,依據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 中信財富早資訊|12月13日 2017-12-13
- 中信財富早資訊|12月11日 2017-12-11
- 中信財富早資訊|12月8日 2017-12-08
- 中信財富早資訊|12月6日 2017-12-06
- 中信財富早資訊12月5日 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