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存款有風險怎么辦,如何進行理財和資產配置
- 2017-06-06 15:12
存款有風險么,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存款是百分之百安全的,那么現在就有個問題,存款一定保險并有兜底么?起始存款保險制度推出后,就以為著不一定百分百保險了。存款也需要貨比三家。
把錢拿去存銀行,今后可能也沒那么放心了,因為銀行也將允許破產了。最新消息表明,國務院有關部門正在加緊制定《存款保險條例》,有關人士分析,存款保險制度最快今年年底和明年一季度之間會推出。也就是說,國家將不再為儲戶的存款兜底,一旦有商業銀行破產,儲戶的存款將由存款保險機構賠償。
那么,讓中國老百姓最放心的銀行,今后會不會出現破產倒閉?一旦銀行倒閉,儲戶能獲得多少賠償?今后我們的錢該放在哪里比較安全?老百姓關注的莫過于這些,記者也采訪到了相關人士進行解答。
銀行會倒閉嗎
存款保險制為儲戶提供支付保障
在外國,銀行是可以申請倒閉的。一旦實施存款保險制度,是不是意味著國內的銀行也可能會倒閉?
“銀行雖是金融機構,但也是企業,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未來銀行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一些小銀行有可能會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這在之前也有過先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1998年6月份,經營兩年十個月的海南發展銀行曾因嚴重支付能力不足而關閉。此后,威海市商業銀行、鄭州城市合作銀行、汕頭市商業銀行等陸續發生大規模擠兌。
公開數據顯示,自1998年至2003年以來,中國有三百多家金融機構關閉破產,兌付自然人的債務超過1700億元。其中11起重要的金融機構市場退出中,除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外,其他機構的債務清償都由國家兜底——人民銀行被迫以再貸款名義提供資金。此間,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國家也不會花這么多的冤枉錢。
“存款保險,顧名思義,是為儲戶的存款提供的一種支付保障,銀行繳納一定額度的保費,為特定范圍存款賬戶購買保險。”董希淼解釋,一旦銀行面臨破產倒閉,將由存款保險機構向存款者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
一旦銀行倒閉了
那么,對老百姓來說,一旦銀行倒閉,儲戶將得到多少賠償金呢?
多數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存款保險對單個儲戶的賠償上限應在20萬元至50萬元的區間內。此間,瑞銀判斷,目前國際上存款保險限額大多集中在2至5倍左右的人均GDP水平,但由于中國的儲蓄率相對較高,人均GDP4至6倍較為合適;由于20萬元至30萬元以下的存款賬戶大約占到總賬戶的95%以上,因此將保險限額定在20萬元至30萬元可具有保險涵蓋的廣度。
“目前,美國的賠付上限是20萬元美元。根據我們的存款賬戶資金量情況,未來存款保險制度出臺后,賠付20萬元至30萬元上限的概率會比較大。”董希淼也這樣表示。
錢到底該放到哪兒
普通市民首選大銀行
那么對于普通市民來說,今后到底該如何理財呢?
一位市民表示,如果存款保險制度出臺,他會更多地考慮把錢存在大銀行。他坦言目前把錢存在小銀行做貼息,因為小銀行可以把利率上浮到頂,而且貼息也比較高。
“以后存錢確實要有所選擇。”董希淼表示,一般來說,普通的老百姓還是選擇穩健的大銀行比較合適,畢竟,大銀行抗風險能力比較強。而一些小銀行,以后利率放開后,有可能會開出更高的利率來吸引客戶,但由于經營成本較高,或許幾年后會出現資不抵債的風險,“你在社區銀行里存了100萬,想拿高于市場20%以上的收益,說不定幾年后連30萬都拿不到。所以選擇銀行還是要慎重。“
此間,也有不少銀行理財人士表示,對投資者來說,存錢的時候,就需要對銀行進行系統的評估,貨比三家。如果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就選擇一些規模較大、化解風險能力較強的國有銀行;如果追求高收益,就選擇民營銀行等中小型金融機構。
所以選擇銀行的時候一定要貨比三家,利率市場化時銀行都會有自己的利率政策,選擇大銀行的存款或者理財產品問題都不大。
相關推薦
- 央行發布工作論文《資產透明度、監管套利與銀行系統性風險》 2021-01-27
- 銀保監會:銀行應提高負債結構多樣性,防止過度集中引發風險 2021-01-25
- 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 2020-08-31
- 易綱:進一步加大對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 2020-08-24
- 郭樹清:引導理財、信托、保險等為資本市場增加長期穩定資金 推動養老基金在資本市場上的占比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20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