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作公告
中信銀行私人銀行“信泰-穩健增值”6號2012年年度報告
- 2013-01-15 04:13
- 來源:
一、產品業績表現
中信銀行私人銀行“信泰—穩健增值”6號(以下簡稱“本產品”)于2010年12月10日成立。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本產品業績表現如下:
表1業績表現
12月31日凈值 | 0.9829 |
累計凈值增長率 | -1.71% |
累計凈值增長 | -0.0171 |
累計每萬份投資者凈收益 | -171元 |
二、產品組合基本情況
表2組合基本情況
單位凈值 | 0.9829 |
股票 | 8.53% |
債券 | 46.24% |
基金 | 27.89% |
其中:股票型基金 | 0.00% |
買入返售資產 | 10.76% |
三、投資顧問對資本市場的回顧及展望
本產品由中信銀行與投資者指定的其他金融機構組成聯合金融服務團隊,向投資者提供綜合金融服務。金融服務團隊為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信托”或“受托人”),和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泰康資產”或“投資顧問”),投資者基于認可中信信托與泰康資產的專業管理能力而指定中信信托、泰康資產作為本產品金融服務機構。泰康資產對資本市場回顧及展望如下:
(一)宏觀經濟回顧與展望
2012年,政府在穩中求進的宏觀政策總基調下,基本實現了年初提出的經濟增長7.5%的目標,預計全年GDP增速將達到7.7%。由于政策松緊程度不同,導致全年經濟通脹出現了超預期的波動。自從2011年10月政策適度微調以來,到當年12月經濟顯現出企穩跡象,市場普遍預期2012年一季度即為經濟短周期的底部,但是一季度貨幣政策并沒有繼續放松,導致1-4月份經濟增長低于預期。5月末國務院常務會議再度進一步放松宏觀政策,包括發改委加快審批項目速度,財政部加快財政資金投放進度以及央行連續兩次降息,政策放松刺激了房地產銷售以及基建投資的持續回升,至8月底經濟基本到達短周期底部,9月以后經濟進入回升通道直到年底,全年經濟增長呈現倒U型走勢。通脹作為政策和經濟作用的結果,由于前三季度經濟增長低于預期,導致三四季度通脹也低于預期,全年通脹呈現L型走勢。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仍然保持較快增長,達到20%附近,比去年下降3.8個百分點,全年呈現倒U型走勢。前半年受房地產和制造業投資減速拖累,固定資產投資逐月下滑,后半年受宏觀政策放松刺激帶動基建投資明顯回升影響,固定資產投資逐月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基本呈現類似走勢,前半年零售增速逐月下滑,后半年由于房地產銷售回暖帶動相關耐用品銷售回升零售增速逐月回升,全年增速達到14.2,比上年下降3個百分點。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下滑,導致全年出口增長下滑至7%附近,比去下降13個百分點,在出口和內需增長都放緩的背景下,全年進口增長4%,比上年下降20個百分點。
(二)權益市場回顧與展望
企業盈利下滑超預期、資金供求失衡、估值不斷下滑造成12年股票市場表現低于預期。但由于市場整體估值合理,部分預期改善的行業和高成長個股仍出現了投資機會。
具體來看,年初受政策寬松預期和“兩會”行情推動,股指震蕩上行,板塊方面演繹輪動行情。3月份,受“兩會”政策和宏觀數據公布差于預期影響,股指快速回調,其中鋼鐵、水泥、建材等地產上游行業受政府對房價調控態度堅決的影響跌幅居前。4月至5月初,信貸數據向好和監管部門連續出臺多項改革措施提振了投資者信心,股指小幅反彈。進入三季度,經濟下行超預期、企業盈利下滑、政策力度低于預期以及資金面偏緊的疊加作用導致股市呈慣性下跌態勢。各行業板塊普跌,相對抗跌的是增長較為確定的消費板塊。四季度市場呈現震蕩筑底格局。十月份以來宏觀數據持續改善,經濟企穩跡象明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穩增長政策預期,新型城鎮化受到社會關注。在眾多正面因素推動下,12月份股市一掃前期的陰霾格局,強勢上漲。全年滬指上漲3.17%,深成指上漲2.22%。
(三)固定收益市場回顧與展望
2012年受外圍歐債危機反復、國內經濟回落后逐步企穩、貨幣政策整體中性等因素影響,債市總體呈現震蕩小幅下跌走勢,但品種分化明顯,信用債表現明顯好于利率債,特別是中低等級信用債。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全年中債總全價指數下跌0.67%,中債總凈價指數下跌1.28%,中債國債總全價指數下跌0.75%,中債企業債總全價指數上漲2.90%。
分階段看:
1月:債券市場窄幅震蕩:經濟數據好于預期,通脹數據小幅回落,春節因素導致流動性趨緊,但是市場對央行保持流動性適度寬松預期仍在,債券市場窄幅震蕩。
2月至4月:債券市場震蕩下跌,品種分化明顯:國外方面,歐洲央行長期再融資操作在短期內緩解了歐債危機擔憂,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偏好上升;國內方面,通脹反復,央行貨幣政策寬松力度與時點不及市場預期,債券市場總體震蕩下跌,利率債與高等級信用債表現較差,中短端信用債和中低等級信用債表現較好。
5月至7月初:債券市場大幅上漲:國外方面,希臘組閣失敗與西班牙銀行業危機導致歐債危機加劇,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偏好大幅下降;國內方面,4月經濟數據大幅低于預期,通脹繼續下行;央行貨幣政策預調微調力度加大,通過逆回購與降準保持流動性寬松,6月8日、7月6日兩次降息,債券市場大幅上漲,期限利差擴大、等級利差明顯縮窄。
7月初至年末:債券市場震蕩下跌:國外方面,歐美央行進一步量化寬松,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偏好上升;國內方面,經濟企穩回升趨勢確立,債券市場震蕩下跌,主要是利率債和利率屬性較強的高等級信用債,而中低等級債尤其城投債表現繼續較好。
四、投資顧問對產品的投資回顧及展望
(一)權益投資回顧
年初本產品及時把握大盤藍籌股超跌反彈的機會,重點增持煤炭、化工等周期性品種,以及受政策支持的農業板塊中成長空間較大個股。二三月份賬戶買入業績表現亮眼的銀行股,并擇機賣出漲幅較大、估值反彈明顯的醫藥類股票以及基本面有向下風險的品種。
二季度,本產品在低點適當加大投資力度,通過對公司基本面的挖掘,自下而上篩選出一些估值合理的績優品種,如金融、電力板塊龍頭公司,同時在弱市震蕩行情中注重及時兌現收益。
下半年股市持續下跌,本產品的基本策略是密切跟蹤個股業績情況并及時調整持倉。在市場偏弱且投資者情緒偏悲觀的環境下,本產品倉位配置較輕,個股集中度適當提高。持倉上一方面堅定看好價格被嚴重低估的銀行股,同時階段性關注了受益于政策紅利的投資品種,在十二月份市場強勢反彈期間取得了較好的投資收益。
(二)固定收益投資回顧
根據對市場的判斷,在把握組合基本持倉收益的基礎上,重點對交易所活躍券種如09長虹債、08江銅債等開展了波段操作,以增厚組合收益。
(三)權益投資展望
1.宏觀經濟展望
11月份的宏觀數據中工業增加值、消費增速等高于預期,但投資、進出口、信貸數據低于預期,雖然數據較上月有所波動,但整體來看經濟在企穩復蘇中。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表述偏正面,政府政策將兼顧短期經濟穩定增長和中長期結構調整,這對明年股市的影響中性偏正面。
2.市場估值
當前泰康股票庫12年整體PE為11.5倍,13年PE為10.4倍。12年PB在1.7倍水平,13年PB在1.5倍水平。以滬深300為代表的股市收益率達11.2%,比3個月理財產品收益率高7.0%,超出歷史平均水平1.57個標準差。從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來看,股市具備良好的投資價值。但結構上,小盤股的估值仍偏高,向下風險相對較大。
3.政策面
報告期內出臺的針對股市政策主要是吸引資金入市方面,包括取消基金產品審核通道,QFII額度審批加速,RQFII投資額度增加2000億已獲批,社保資金擬提高股票倉位等,此外,加強資本市場法制建設也成為監管層未來的重點,這些政策對市場影響呈正面。但在IPO暫停近2月的情況下,未來繼續發行不可避免,因此判斷下期政策面為中性。
4.資金面
由于監管層對融資的嚴格管控,IPO實質上處于停滯狀態,但增發規模較上期顯著增加,導致場內資金需求整體有所上升;供給方面,新基金發行較冷清,兩融中的融資余額較上期減少,資金供給規模下降。總體來看,場內資金供求缺口環比擴大。場外流動性方面,本月信貸基本符合預期,社會融資總量雖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但仍大幅高于去年同期,M1及M2較上期均有所回落。資金價格變動較小,與上期大致持平。綜合來看,場外流動性偏寬松,但外圍資金入場仍不確定。
5.投資策略
明年市場的整體判斷是在宏觀經濟企穩,市場估值具備安全邊際,以及穩增長政策預期的推動下,股市會迎來結構性機會。
2013年宏觀經濟對股市的影響中性偏正面。經濟進入底部階段,存在復蘇的可能,社會流動性偏正面。但經濟轉型階段政策的不確定性較強,可能對股市的作用低于預期,20 13年股市存在階段性機會。投資機會上,在傳統行業處于去產能之前,新興產業占GDP比例將持續上升,因此轉型的行業或者符合轉型后經濟增長需求的公司會成為首選標的。
(四)固定收益投資展望
6.宏觀經濟展望
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望保持平穩增長,同比預計在8.0%左右,從季度走勢看將呈現平穩格局。制造業投資逐步探底,房地產投資低位回升,基礎設施投資保持平穩較快,整體投資增速21%左右;居民收入小幅放緩、企業收入小幅回升、財政收入保持平穩,促消費政策有望繼續推進,消費增長平穩;國際經濟繼續保持弱復蘇形勢,存在下行風險但總體可控,因此出口增速會小幅加快到8.5%左右; CPI同比預期中值在2.6%,與2012年相當,上半年走勢平穩,從6月開始震蕩抬升,全年前低后高。
7.政策預期
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仍不明朗的情況下,2013年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貨幣信貸目標預計保持平穩,信貸8.5萬億左右,社會融資總額有所提高,M2目標13-14%。在溫和通脹背景下,升息降息概率都不大,央行更加注重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市場利率有望保持適度正利率。貨幣政策繼續倚重公開市場操作,法定準備金作為一種政策信號存在變動可能。匯率有望小幅升值,幅度更多看美元指數和政治壓力。
8.固定收益市場分析
2013年債券市場難以出現明顯趨勢性行情,總體表現為震蕩市的可能性較大。
貨幣市場流動性總體適度,與2012年相比保持基本穩定,資金成本可控,回購利率中樞水平與2012基本相當,但也面臨一定上行壓力;信用基本面趨穩改善,市場風險偏好保持穩定,有利于信用市場的活躍,信用利差難以出現大幅變寬或收窄情形;市場依然呈現結構分化,利率債絕對收益和相對價值均不高,需求進一步集中于銀行配置戶;信用債絕對收益水平不錯,較高的持有收益使得中低資質品種依然受到支撐;理財仍是增量需求的主力,理財的增長使得結構性需求依然旺盛,傳統高資質投資者偏好轉移,高資質品種吸引力繼續下降;市場“高等級”交易化、“高收益”配置化的結構特征明顯;
風險上,重點關注監管層領導更替導致的監管政策調整,特別是有關影子銀行的政策調整給債券市場、特別是信用債的需求可能帶來的巨大沖擊;其次,應警惕基本面超預期、政策面松緊變動可能給市場帶來的階段沖擊,特別是下半年通脹上升和貨幣政策階段性可能偏緊帶來的負面影響。
9.投資策略
固定收益投資未來將繼續立足維護組合較高安全邊際和持有收益,注重把握震蕩市中的波段機會,擇機進行品種置換和價差交易,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動態調整組合久期水平。對于利率債,主要關注在估值階段到位或基本面超預期帶來的利率債波段投資機會;對于信用債,則注重持有收益為主,信用資質上增強刷選,回避信用風險的同時也積極關注中等信用資質品種的交易機會;組合倉位上維持適度杠桿,適度參與創新金融產品投資,增加收益水平;此外,也將逐步加大對可轉債等類權益資產的階段配置,以博取超越純債收益的機會。
中信銀行
2013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