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作公告
中信銀行私人銀行“信泰-穩健增值”6號2012年3季度報告
- 2012-10-25 16:54
- 來源:
一、產品業績表現
中信銀行私人銀行“信泰—穩健增值”6號(以下簡稱“本產品”)于2010年12月10日成立。
截至2012年9月30日,本產品業績表現如下:
表1業績表現
9月30日凈值 | 0.9615 |
累計凈值增長率 | -3.85% |
累計凈值增長 | -0.0385 |
累計每萬份投資者凈收益 | -385元 |
二、產品組合基本情況
表2組合基本情況
單位凈值 | 0.9615 |
股票 | 9.76% |
債券 | 35.90% |
基金 | 23.88% |
其中:股票型基金 | 0.00% |
買入返售資產 | 15.57% |
三、投資顧問對資本市場的回顧及展望
本產品由中信銀行與投資者指定的其他金融機構組成聯合金融服務團隊,向投資者提供綜合金融服務。金融服務團隊為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信托”或“受托人”),和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泰康資產”或“投資顧問”),投資者基于認可中信信托與泰康資產的專業管理能力而指定中信信托、泰康資產作為本產品金融服務機構。泰康資產對資本市場回顧及展望如下:
(一)宏觀經濟回顧與展望
2012年3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喜憂參半,整體略低于市場預期,體現經濟增長仍處在底部區域,但也出現了一些企穩向好的因素和條件:房地產和汽車銷售持續回升,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持續上升,貨幣信貸增速企穩回升,各類價格漲幅持續回落,政策穩增長語氣逐步加重,歐美貨幣政策寬松力度或者預期加大等。通脹底部平穩。
政策方面,歐美央行相繼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但國內在房價反彈和物價回升背景下,政策放松預期在三季度未兌現,央行結合利率市場化推進考慮,持續通過逆回購向市場投放流動性,期限、量和利率水平均顯示貨幣政策總體偏中性。
(二)權益市場回顧與展望
三季度股指繼續震蕩下探,經濟增速慣性放緩以及上市公司中報風險集中釋放成為主要誘因。
分月來看,7月份市場利空不斷:2季度宏觀數據顯示國內經濟依然處于下探中,而政策出臺整體偏于謹慎導致市場擔憂經濟復蘇后延,以及歐債危機繼續向德國和英國蔓延等,大盤全月呈單邊下跌走勢;8月上旬,股市在穩增長政策預期升溫以及技術性需求下小幅反彈,但隨后因經濟數據仍不見好轉、周期性行業中報較差等原因,市場中下旬回吐前期漲幅后繼續下探;9月底在新一輪政府投資啟動、QE3出臺以及管理層維穩決心的共同影響下,市場迎來曙光,在經歷最后一波強勢股補跌后,上證綜指在跌破2000點后快速反彈,以兩根大陽線報收于2086點。
宏觀經濟方面,當前經濟整體仍比較低迷,但我們也要看到經濟出現一些企穩向好的因素和條件:房地產和汽車銷售持續向好,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低位回升,貨幣信貸增速企穩回升,社會融資總額同比多增明顯,各類價格漲幅持續回落減輕成本壓力,十八大臨近政策穩增長意圖明顯,歐美貨幣政策寬松力度或者預期加大。下半年隨著不利因素(主要是房地產投資和工業去庫存)接近尾聲,向上因素將推動經濟平穩回升,但幅度存在不確定性,投資顧問預計全年GDP增速略低于8%。
從股市估值角度來看,當前泰康股票庫整體12年P/E為10.7倍,13年為P/E9.6倍;以滬深300為代表的股市收益率達11.9%,比7年國債收益率高8.5%,超出歷史平均水平2.08個標準差。依據系統結果,投資顧問給予當前股市估值水平較低的判斷。
三季度針資本市場的政策利好頻出,近期又包括轉融資正式推出,證監會召開機構座談要求秉承價值投資理念以及發出維穩的聲音,同時,研究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依投資期限區別對待辦法,并擬放開券商資管業務管理以及信托產品開戶等,穩中求進的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仍將是政策的主要方向,所以總體政策面對股市呈正面影響。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以及國內外政治氣候的影響下,投資顧問對下季度政策面的判斷仍保持正面。
股市的資金環境來看,跟蹤數據顯示:1. 場內資金供求缺口處于偏低水平。近期監管層嚴格控制IPO融資量,使得融資需求壓力環比持續改善;資金供給方面仍偏冷,整體資金環境略有改善但仍然偏緊;2. 場際市值資金比環比略有改善,但保證金、開戶數處于低位,場外資金進場意愿中性偏負面;3. 外圍資金面偏寬松,導致供求缺口擴大。三季度股市的流動性格局仍是場內偏緊而場外寬松,流動性格局的改變關鍵在于場外資金是否能轉化入場。
(三)固定收益市場回顧與展望
3季度,債券市場震蕩下跌,但在季度初和季度末均有快速、短暫的上漲。2012年7月上旬,央行再次宣布降息,因半年末因素導致的資金緊張狀況大為緩解,債券市場大幅反彈,各券種收益率整體下行。進入7月中旬,在房價反彈和物價回升背景下,政策放松預期遲遲未能兌現,公開市場操作中逆回購的期限、量和利率水平,都顯示貨幣政策總體偏中性。另外,信用債供給壓力明顯增大,市場對后市觀點存在較大分歧,做多熱情明顯減退,債券市場快速下探,收益率曲線平坦化上行。9月中上旬,歐美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通脹回升的擔憂,債券市場加速下跌。
9月下旬,央行進行了總量較高的逆回購,一定程度上緩解雙節假日前的資金壓力,匯豐PMI初值數據也顯示了經濟的疲弱,交易盤做多信心增加,買盤逐漸活躍,二級市場收益率快速下行,一級市場溢價明顯。
總體來看,全季度中債綜合全價指數下跌1%,中債國債全價指數下跌1.07%,中債金融債全價指數下跌1.42%,中債企業債總全價指數下跌0.93%。
四、投資顧問對產品的投資回顧及展望
(一)權益投資回顧
在三季度股市持續下跌的過程中,本產品的基本策略是密切跟蹤個股中報業績并及時調整持倉,在市場偏弱且投資者情緒偏悲觀的環境下,倉位配置較輕,并適當加強對政策創新力度較大的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的研究和投資力度,通過對相關個股進行仔細甄別,買入公司質地優良、有能力兌現高成長預期的品種。
(二)固定收益投資回顧
本產品在保持一定的固定收益基礎持倉基礎上,通過一定的波段操作,穩步提高組合收益水平。在7-8月份根據對后市市場走勢的判斷,逐步縮減持倉,降低久期。9月中旬少量補倉,適當提升組合久期。
(三)權益投資展望
本產品認為,雖然經濟下滑趨勢依然存在,但是由于維穩政策的密集出臺,可能會帶動市場一波短期的復蘇,但中長期的趨勢仍然有待觀察。操作策略上,一方面繼續把握券商、文化傳媒等行業投資機會,把握相關產業的政策紅利;同時也要加強短期反彈力度較大的周期股的投資力度。若市場反彈后本產品將及時兌現漲幅較好品種,注重防范市場波動風險。
(四)固定收益投資展望
展望中期經濟走勢,從總需求看,出口低位企穩、消費見底;投資中基礎設施回升持續,房地產投資即將見底;制造業投資滯后回落,整體投資隨著房地產投資回升而回升,并帶動整體經濟回升。從生產看,第三產業已經見底(房地產和基礎設施),第二產業(主要是部分重工業)還處于去庫存,隨著去庫存接近尾聲,工業生產將見底。預期整體經濟將沿著3條主線回升:主線條1:房地產銷售—去庫存—開始拿地—房地產投資;主線條2:政府換屆和增加項目—中長期貸款、發債、賣地增加—相關投資;主線條3:房地產汽車相關消費。而經濟復蘇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是,房價上漲過快導致新一輪調控,以及歐美經濟低于預期。
下半年政府將繼續加大政策的預調微調力度,致力于穩增長,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及穩健趨松的貨幣政策。受制于通脹回升、房價反彈等因素,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定銀行間市場利率,綜合使用逆回購和法定準備金率工具,信貸投放保持平穩投放節奏,全年8-8.5萬億,偏上限的概率較高。
基本面:宏觀數據顯示經濟仍處在低位。9月,美國推出了QE3,推出的時點及開放式的推出方式略超國內市場預期。預計對美國經濟的推動作用可能弱于前兩次,效果有待觀察,但對美國的通脹預期和通脹的推升作用會較為明顯;對中國外需的拉動作用具有不確定性,但對國內通脹預期和通脹會有推升作用;中期來看,經濟增速可能位于低位的時間較長。在經濟低迷的背景下,本產品將關注低等級信用債的信用風險,避免遭遇黑天鵝事件。
政策面:美國QE3將從外匯占款和通脹兩方面制約國內寬松貨幣政策的推出,政策面對債市偏負面。
資金面:資金面受制于貨幣政策中性制約將維持緊平衡狀況,高資質信用債的貸款替代作用以及中低資質信用債的融資作用將使得債券供給維持高位。債券凈供給三季度全年最高,四季度有所降低;銀行和理財仍是市場主要買方,但前者受貨幣政策放松節奏影響較大;保險需求仍有限,其他交易型機構加倉空間有限。
估值面:利率債估值水平有所恢復;信用債估值水平也有所恢復。
總體判斷:年內來看,在資金保持緊平衡、經濟低位徘徊、前期估值調整較大的背景下,市場收益率大幅上行風險不大。從更長期來看,經濟基本面是否能夠向上反彈,不確定性很大,若出現階段性的估值超調,可介入博取波動收益,并擇券構建長期配置倉位。
四季度本產品的投資思路是既要關注機會又要防范風險,采取謹慎進取的投資策略。主要通過久期控制和品種選擇控制風險。久期上,動態監測控制,總體維持3年左右的水平。債券品種上,以2-4年期資質較好、有收益率安全邊際的防御性品種,同時,把握中長期利率債和中期高等級品種的波段機會。信用債方面,密切關注信用風險,規避風險行業。
中信銀行
2012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