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地區
馬來西亞新山歷史
- 2018-09-21 11:50
馬來西亞新山位于北緯1度29分,東經103度44分,海拔36.88米,位于柔佛海峽的北部。從新山市區,可以經新柔長堤通往新加坡的兀蘭新鎮。新山是柔佛州(Johor)的10個縣屬之一。由于新馬兩國經濟發展有差異,馬來西亞消費水平比新加坡低,不少新加坡人利用假日到新山購物。新柔長堤(又名柔佛陸橋)將新山與新加坡相連。本文中信銀行小編為大家介紹馬來西亞新山歷史的相關信息,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
1855年天猛公·達因·依布拉欣(TemenggongDaengIbrahim)把他位于新加坡直落布蘭雅(TelokBlangah)的政府行政中心從遷至丹戎·布蒂里,那時候的新山被俗稱為丹戎。布蒂里(TanjungPuteri),在當時也只是一個馬來漁村。1858年天猛公·達因·依布拉欣正式地命名那里為丹戎。布蒂里。過后,天猛公·達因·依布拉欣的王子蘇丹阿布峇卡(SultanAbuBakar)登基為蘇丹,并于1866年1月1日把它改稱為新山(馬來語譯音:柔佛峇魯)(JohorBahru)。
其后新山在蘇丹阿布峇卡管理之下迅速的發展成一個城市。有許多大型的建筑物都是在蘇丹阿布峇卡的領導期間建成的,如國家回教堂,大皇宮和州務大臣的官邸等等。當中有許多建筑物都是由當時一位富裕的華商-黃亞福一手包辦建成的,黃亞福過后甚至成為蘇丹的左右紅人。此時此刻的新山也因此涌進了大批從中國南下的華人。
早期的港主制度是在1844年由天猛公依布拉欣所頒布的,為了鼓勵星洲華人北遷到柔佛開墾。港主也吸引了許多的華人從中國南下到新山來種植黑兒茶和黑胡椒粉。南來的華人在新山落腳后,把新山從一個小小的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商鎮。在1870年代,柔佛共開發了二十九條港,十年后又增多一倍,巔峰時期共達138港。
成千上萬的華族先賢,涌向各個港腳,揮灑著他們的汗水,把柔佛建設成全馬最繁榮的一州。那時候在新山的華人是由五個不同籍貫的華人所組成的,分別是潮州籍(潮幫)、廣東籍(廣幫)、閩南籍(閩幫)、客家籍(客幫)、與海南籍(瓊幫)。當時的新山市被紗玉河(SungeiSegget)分成兩邊,一邊由廣東人聚居,另一邊則由潮州人聚居,其他籍貫的華人則散居在當中。
馬來西亞新山歷史的相關信息,中信銀行小編都已經在上文中為大家做出了整理。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的話,可以到中信銀行官方網站進行查詢,相信一定能讓您有所收獲。關注中信銀行,除了能讓您了解這些信息之外,關于各類簽證辦理的相關知識為您提供,若您有這方面需求的話,那就趕緊行動吧。
相關推薦
- 馬來西亞旅游簽證如何辦理 2018-05-10
- 到馬來西亞旅游簽證為什么那么好辦 2018-05-10
- 馬來西亞電子簽證怎么申請 2018-05-10
- 馬來西亞落地簽證要怎么辦 2018-05-10
- 2018年馬來西亞簽證類型介紹 201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