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游玩指南
格拉納達大教堂
- 2018-07-08 20:30
格拉納達大教堂建在原清真寺的地基上,從1523年開始建造,到1704年才完工。開始時原本準備建造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但建造過程中卻改了文藝復興式,這也是歐洲那些建造過程長達百年的教堂常見的命運。
格拉納達大教堂歷史:
卡洛斯五世覺得光是皇家禮拜堂還不能彰顯其祖父母,也就是天主教雙王——伊莎貝爾一世和費爾南多二世的偉大,因此著手策劃了這個教堂的興建,并使用了當代一流的設計師、雕刻師。
工程持續了將近兩個世紀后才建造完畢。由于經歷多年時間的建造和多位不同風格的設計師,使大教堂混合了多種風格,它的奇怪造型一度被譏笑為“建筑史上的悲劇”。在教堂深處的小型博物館內,存放著一個由伊莎貝爾女王賜給格拉納達的圣體匣。
格拉納達大教堂風格:
教堂以哥特式風格為主,兼具文藝復興式建筑和伊斯蘭建筑的特點。其正立面由3個大型拱門組成,它們出自建筑師阿隆索·卡洛(Alonso Cano)之手。整個教堂皆用大理石砌成,宏偉而莊嚴。遠遠看去,教堂就好似一個巨穴。
教堂內部長約116米,寬約67米,其圓形拱頂高達45米,頂部窗戶鑲嵌有鮮艷的彩繪玻璃,當陽光透過這些玻璃照射進來時,殿堂內色彩絢麗,尤為美麗。主祭壇的平面布局及豐富的裝飾值得仔細觀賞。主祭壇為圓形,分上下兩層,周圍環繞回廊,且與教堂的5個廳堂相連接。在正廳的四周,隨處可見精美的浮雕、塑像和油畫。
皇家禮拜堂(Capilla Real)位于教堂的右邊,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若要參觀國王陵墓,可沿臺階前往地下禮拜堂。里面安放著費爾南多國王和伊莎貝爾女王的棺柩。
伊莎貝爾女王原想死后葬在托萊多,但在收復格拉納達后就改變了主意。女王死于1504年,但墳冢兩年后開始興建。并耗時15年才完成這個后來被稱為“伊莎貝爾式”的哥特式建筑。其內部華麗的金黃主祭壇上雕繪基督生平及天主教雙王的共34個重要場景,正前方擺放了精雕細琢的雙王大理石棺木。走到地下室,5具棺材分別屬于雙王、女兒胡安娜、其夫費利佩王子,以及早逝的孫子費利佩。圣器室藏有費爾南多國王的寶劍、伊莎貝爾女王的皇冠及權杖等,以及雙王所擁有的大量佛蘭明畫作。
格拉納達大教堂之美需要來到當地才能領略一二。西班牙一向是出境旅游的熱門地區,其簽證辦理的要求和政策是不斷改進的。想要了解最新最權威的簽證辦理信息,就來咨詢銀行尋找答案吧。
相關推薦
- 了解西班牙旅游簽證,盡賞西班牙旅游景點 2018-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