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游玩指南
昌德宮
- 2018-07-25 22:39
昌德宮因位于韓國漢城(今首爾)東部,故又稱東闕,也是首爾五大宮之一,于朝鮮太宗永樂三年(1405年)繼景福宮之后建立而成。
昌德宮原是朝鮮國王的離宮,朝鮮王朝后期則代替景福宮長期作為正宮使用。昌德宮的殿閣完全按照自然地形設計而成,是朝鮮王宮中最具自然風貌的宮殿,也是朝鮮王宮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宮殿。
昌德宮經多次重建,宮殿的面積與建筑體量嚴格遵循與中國的宗藩關系,最大時有宮殿建筑230多間,現存建筑13座60余間,包括敦化門、仁政殿、大造殿、后苑等。整個昌德宮占地面積40.5公頃,其中后苑占地達30公頃。
199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上,與水原華城一起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正宮
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光海君十年),朝鮮王朝正宮從慶運宮轉移至昌德宮,之后250年里,昌德宮取代景福宮,一直作為朝鮮的正宮使用。在仁祖時期,同權臣金自點勾結的后宮趙貴人曾在昌德宮和昌慶宮中埋下幼兒骨頭和從墓地挖來的樹,詛咒還是王世子的孝宗李淏和莊烈王后,以讓趙貴人的兒子崇善君即位。因此朝鮮孝宗即位后,對昌德宮和昌慶宮展開了修理工程,將兩處宮殿所有殿堂的溫突(地炕)全部拆開,重換泥土,重鋪殿磚。工程從順治九年(1652年,朝鮮孝宗三年)二月十六日開始,三月二十五日結束。由于預算不足,因此征發了兩千名僧人,分配到仁慶宮和關廟居住,參加清理工程。由于在地下不斷挖出兇惡污穢之物,因此工程結束后很久,朝鮮孝宗也沒有還宮于此,而是居住在慶運宮中。
為了供養慈懿大妃,順治十一年(1654年,孝宗五年)修繕了昌德宮的壽靜堂,并拆毀慶德宮(今慶熙宮)的欽敬閣、齊政堂、丕顯閣、觀文閣、協和樓、承暉樓、魚藻堂、萬祥樓等建筑,在昌德宮仁政殿后面原欽敬閣的位置建造了萬壽殿和春暉殿。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朝鮮肅宗三十年)在昌德宮后苑修建了祭祀明朝皇帝的大報壇。朝鮮正祖時,又在昌德宮后苑的宙合樓設立了奎章閣,作為王室圖書館,聞名遐邇。
世遺評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昌德宮的評價:“公元15世紀早期,太宗皇帝下令在吉祥之地再修建一座新的宮殿,于是成立了修建宮殿的隊伍來執行這項命令,新的宮殿占地58公頃,內有處理政務的宮殿和皇族的寢宮,整個宮殿完美地適應了當地的崎嶇地形,與四周的自然環境和諧地融為一體,成為遠東地區宮殿建筑設計的典范之作。
韓國的昌德宮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一個值得大家去旅游觀光的地方。但是中信銀行小編需要提醒大家,出國旅游時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就是辦理簽證,如果您不了解辦理簽證需要哪些流程的話,可以隨時過來中信銀行進行咨詢。
相關推薦
- 韓國常規單方面免簽介紹 2018-09-19
- 韓國簽證什么時候續簽 2018-09-19
- 入境韓國可以攜帶哪些物品過關 2018-09-19
- 去韓國旅游需要注意的全部事項 2018-09-25
- 韓國個人旅游簽證辦理 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