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游玩指南
江華島
- 2018-07-25 22:34
江華島,英語名為KanghwaIsland。古時簡稱“沁”。島嶼面積約410平方公里,是韓國第5大島。行政上屬于仁川廣域市江華郡。建有江華大橋與陸地相連。島南的摩尼山是全島最高峰,高468米。多丘陸,土地肥沃。產稻米等農產品,亦為主要人參種植區。有漁業。主要城鎮有江華郡。人口83,037。
地理位置:
江華島距韓國首爾約50公里,隔海峽相距約1公里,背靠黃海之江華灣。江華海峽因距離狹窄,在古時被稱為“鹽河”,但水文條件復雜,潮水落差大,多暗礁,故韓國古代君主在遭遇北方民族入侵時往往避于此地。
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江華島上有大量距今3000-2000年前的支石墓,2000年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三國時期,該島前期歸屬百濟管轄,《三國史記》記載236年百濟古爾王狩獵于“西海大島”,該島被推測為江華島;5世紀后期歸屬高句麗統治,設穴口郡,后歸屬新羅,新羅景德王改稱海口郡,文圣王時設穴口鎮。
高麗王朝初年,該島始有“江華”之名,并設沁州于此島,故江華島簡稱為“沁”。高麗顯宗時設江華縣,為流放犯人之地。
13世紀,蒙古侵略朝鮮半島。1232年,高麗權臣崔瑀脅迫國王高宗王?遷都江華島,升縣為郡,通稱江都。約在這個時候刻制了《高麗大藏經》。
1270年,首都遷回開城。
1290年,元朝乃顏之亂余黨哈丹入侵高麗,忠烈王避居江華島一年。
1377年,高麗升江華郡為江華府。
1413年,朝鮮太宗改江華府為江華都護府,置府使。
1506年,中宗反正事件發生,燕山君遭成希顏、樸元宗等一眾大臣廢除,被流放江華島。
1623年,仁祖反正事件發生,光海君被流放江華島(1637年移至濟州島)。
1627年,后金入侵朝鮮(丁卯胡亂),朝鮮仁祖避居江華島,并在江華島與后金訂立盟約。以此事件為契機,朝鮮王朝升江華都護府為江華留守府,升府使為留守,作為王朝的陪都之一。孝宗、肅宗、正祖等君主陸續建立行宮、長寧殿、萬寧殿、鼎足山城史庫、外奎章閣等設施。
1637年,清朝入侵朝鮮(丙子胡亂),朝鮮王族及大臣家眷避居江華島,同年正月二十二日,多爾袞指揮清軍攻克江華島,俘虜島上人員。
1866年,丙寅洋擾。
1871年,辛未洋擾。
1875年,江華島事件。
1876年2月27日,《江華條約》簽訂。
1951年,江華島屠殺事件。
2011年,江華島海軍陸戰隊槍擊案。
景觀景點:
古跡,西海日落、冬季候鳥群等自然風景。
景點
摩尼山和塹城壇—海拔469米,在山頂建有與檀君神話(建國神話)有關的石構塹城壇,每逢開天節舉行祭祀儀式,全國運動會圣火亦在此點燃。
傳燈寺—位于鼎足山城內,創建于4世紀高句麗時代,重建于高麗時代和朝鮮時代。
凈水寺—創建于7世紀新羅時代,重建于朝鮮時代。距塹城壇約兩小時行程。
廣城堡—辛未洋擾(1871年,朝美戰爭)時的戰地。13世紀高麗時代為防止蒙古入侵而建,17世紀朝鮮時代維修使用。
草芝鎮—辛未洋擾時的戰地。1875年,在此與日本軍艦“云揚號”有炮擊戰。
普門寺—建于7世紀新羅時代,叫做“眉毛巖”的巖壁底下有佛像,利用天然石窟建造佛堂,以此聞名于世。
江華島在韓國的歷史非常悠久,也是一個被廣泛關注的旅游景點。如果想出國旅游的朋友們可以考慮一下這個景點。但是辦理出國的手續有很多,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該要如何辦理。這時候就可以來關注我們中信銀行。不僅可以為您辦理各種類型的簽證,而且也是您旅游小幫手。
相關推薦
- 韓國常規單方面免簽介紹 2018-09-19
- 韓國簽證什么時候續簽 2018-09-19
- 入境韓國可以攜帶哪些物品過關 2018-09-19
- 去韓國旅游需要注意的全部事項 2018-09-25
- 韓國個人旅游簽證辦理 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