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游玩指南
威尼斯潟湖形成過程是怎樣的
- 2018-05-31 10:25
威尼斯潟湖中的淡水通過許多支流注入潟湖,攜大量的營養物質,這些物質主要沉積在北部潟湖地區(Zonta等,2001)。最重要的支流位于潟湖的北面,這個區域2001年曾接受了超過總量50%的沉積物。同樣,在潟湖區,有一個巨大的工廠,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這些工業區是意大利熱量、淡水和營養的重要來源。
威尼斯潟湖形成過程:
第四紀冰期后(6000-7000年前)海面上升,在世界上許多地區形成了平行海岸的障壁島。障壁島是岸線外并與之平行的長形堆積體,可能有二種成因:
(1)波浪破碎產生的沙壩上升而成。
(2)沿岸流形成的沙嘴破裂后產生了進潮口。障壁島使沿岸部分水域與海洋隔離,僅借助于潮道(障壁通道)相溝通,被隔離的部分即發展為潟湖。因此,漏湖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海面升降運動。
潟湖形成舉例: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吉普斯蘭漏湖的發育歷史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約70000年前(晚更新世的閭冰期)海面高于現代海面,吉普斯蘭東部的溺谷灣的陡崖海岸前方發育了一條沙壩(稱為早期沙壩),使灣部分封閉,形成了小潟湖。末次冰期海面下降前,生成了一個向東北伸展的沙嘴(稱為內沙壩),將整個灣隔離,形成一個大潟湖系。
威尼斯潟湖形成原因:
末次冰期時,海面下降潟湖水流失,河流穿越早期沙壩和內沙壩。全新世海侵時,潟湖又恢復海面達到現代高度時又形成了外沙壩。
適宜的氣候也是潟湖存在的重要條件,干旱、半干旱環境徑流量低,才使渴湖不易被淡化。雨量充沛的地區,水系發育,而有利于河口灣的形成。
潟湖的壽命很短,多小于1000年,許多末次冰期后形成的潟湖,現已淡化變為淡水湖,或因很淺易被淤塞而淡化為沼澤。在較開闊岸段,強烈的波浪作用或破壞沙壩,或推動沙壩向陸遷移而使潟湖消亡。
威尼斯潟湖形成過程是怎樣的已經為您介紹完成。不管您是對境外風光心向往之又或是想要出國學習,簽證都是不可或缺的。中信銀行安全專業,辦理簽證可以在線繳費、查詢進度,為您的出境旅程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