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銀行理財風險有多少 怎樣判斷
- 2016-11-23 15:49
銀行理財風險有多少?現在中國整體邁入了小康社會,人們越來越有錢了開始各種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算其中一種。那銀行理財風險有多少?很多人表示,不懂什么結構性銀行理財、非結構性銀行理財,也不知道怎么判斷銀行理財風險高低。其實這事兒并沒有多難,學會了甚至一秒鐘就能看出來。
一、銀行理財風險有多少?我們需要看看這款產品是不是銀行自營的
大多數人在買銀行理財時,會認為:只要是銀行出售的產品,就是銀行自己生產的,風險不會太大、甚至是“零”風險。這是很嚴重的錯誤想法,銀行也是公司除了自營的產品,也幫別人賣產品,比如基金、保險、黃金白銀等。
這些產品跟銀行自營理財性質完全不同,有的風險還相當高。代銷的產品,一個很明顯的特征是,合同上蓋的公章不是銀行的而是第三方機構,比如信托、保險、基金公司等等。
二、還有一種代銷性質惡劣,就是銀行員工獨自“飛單”
就是銀行員工為了賺錢,偷偷賣非銀行生產、甚至未經銀行許可的產品。買到這種產品,一旦出現問題,銀行往往咬定是個人行為概不負責,造成的社會影響很壞。
三、銀行理財風險有多少?追求穩健、固定收益率,建議大家買銀行非結構性的產品
那什么叫結構性、非結構性?很簡單,就看合同里的一些關鍵詞。如果寫著資金投向銀行市場、交易所市場債券,資金拆借、信托計劃、票據等等,就是非結構性。
如果上面寫著投向黃金、股票、外匯、基金、商品、信貸、指數等等,就是結構性。
買結構性銀行理財,收益波動性較大,而且不確定,到期有可能僅僅拿回本金,甚至虧損。對于很多人來說,選擇了銀行理財,肯定是不想冒風險吧,那么還是選非結構的好。
四、銀行理財風險有多少?有一個更簡單、更直接的辦法,一秒鐘即可判斷產品風險
商業銀行本身,在說明書和合同里,會用一些簡單的符號來劃分風險。由于缺乏統一標準,各個銀行用的符號不同。但總體而言,基本是分為五個風險等級,從低到高分別是: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激進型產品(R5)。對于追求穩健的用戶來說,我建議大家買R1、R2級別的就可以了。R4、R5就顯得風險有些高了。
銀行理財風險有多少?每個人追求理財風險和回報各不相同,也因此無法準確說出理財風險有多少,總歸一句話風險越高回報越高。那些不需要高回報的投資者建議購買R2等級及以下產品既有收益風險也不大。